國立臺灣藝術大學「藝術學」、2010年北二區夏季學院「藝術概論」課程部落格,由張純櫻老師授課。
我個人比較贊同模仿論,雖說最初人類進行模仿,其目的只是為了生存與狩獵更加容易,訪自然,貼近自然,使其他生物難以發覺。
由哪種學說產生的藝術比較容易成為代代流傳的藝術品?巫術說good而遊戲說not good。自我表現說與裝飾說的結合,比如說史詩(中亞的一些民族沒有文字但有長篇的口傳史詩)也不錯。我想史詩的形成是本來一些口傳故事,為了增加趣味及容易記憶而變得有音樂性。這樣從比較沒有組織的口述,變得較有組織與美感,算裝飾說的範疇?不過,也許要叫「裝飾教育說」:史詩是一種重要的傳遞文化資產的方式,人們有意識的把它發展起來。話說回來,各種學說加上裝飾說都有利於流傳吧!
張貼留言
2 個人有話要說:
我個人比較贊同模仿論,雖說最初人類進行模仿,其目的只是為了生存與狩獵更加容易,訪自然,貼近自然,使其他生物難以發覺。
由哪種學說產生的藝術比較容易成為代代流傳的藝術品?巫術說good而遊戲說not good。自我表現說與裝飾說的結合,比如說史詩(中亞的一些民族沒有文字但有長篇的口傳史詩)也不錯。我想史詩的形成是本來一些口傳故事,為了增加趣味及容易記憶而變得有音樂性。這樣從比較沒有組織的口述,變得較有組織與美感,算裝飾說的範疇?不過,也許要叫「裝飾教育說」:史詩是一種重要的傳遞文化資產的方式,人們有意識的把它發展起來。話說回來,各種學說加上裝飾說都有利於流傳吧!
張貼留言